被螨蟲咬了一般會出現皮膚損害、瘙癢、皮膚過敏、繼發感染、睡眠障礙等癥狀。
1、皮膚損害:被螨蟲叮咬后,皮膚上會出現紅色丘疹、丘皰疹或風團樣皮疹。這些皮疹大小不一,多為小米粒至黃豆大小,形態較為規則,可孤立存在或相互融合,常見于皮膚暴露部位,如頸部、手臂、腿部等,也可出現在腰部、腹部等與衣物接觸緊密的部位。
2、瘙癢:螨蟲叮咬處會有明顯的瘙癢感,瘙癢程度因人而異,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輕微瘙癢,而有的患者則會感到瘙癢難耐。這種瘙癢通常在夜間會加重,可能會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導致患者頻繁搔抓,進一步加重皮膚損害。
3、皮膚過敏:部分患者可能對螨蟲的唾液、分泌物等過敏,除了出現皮疹和瘙癢外,還可能伴有皮膚紅腫、發熱等過敏癥狀。嚴重的過敏反應可能會導致全身癥狀,如呼吸困難、心慌等,但這種情況相對較少見。
4、繼發感染:由于搔抓,被螨蟲叮咬的皮膚容易破損,從而增加了細菌感染的風險。一旦繼發感染,叮咬部位會出現膿皰、滲液,周圍皮膚紅腫加劇、疼痛明顯,可能會形成癤腫、癰等皮膚感染性疾病,愈合時間也會延長。
5、睡眠障礙:因螨蟲叮咬引起的瘙癢在夜間加重,會干擾患者的睡眠,使患者難以入睡或頻繁醒來,長期睡眠不足可能會導致患者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情緒煩躁等,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如果懷疑被螨蟲咬了,不要自行盲目用藥。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通過詳細的問診、體格檢查等確定是否為螨蟲叮咬,并根據癥狀的嚴重程度給予相應的治療,如外用糖皮質激素藥膏、口服抗組胺藥物等,同時會建議患者對居住環境進行清潔和除螨處理,以防止再次被叮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