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在叮咬人類時,會先將它的“唾液”注入到叮咬部位,其中含有蟻酸、甲酸等,屬于外來入侵的物質,在進入人體并被察覺之后,免疫系統便會做出反應,進行消滅,在此反應過程中便會導致瘙癢、起包的現象出現。
1、起包原因:在蚊子叮咬后,被叮咬的部位會釋放出較多的組織胺,而組織胺會導致部分體液滲入到皮下,便會引起局部皮膚起包的現象出現。體質敏感的人群由于個人過敏反應較為強烈,在被蚊子叮咬后,還會出現較大的鼓包甚至水皰;
2、瘙癢原因:被蚊子叮咬后,組織胺對抗甲酸的過程中,血液會加速流向叮咬處幫助加速復原,組織胺的大量集中便會導致出現瘙癢的情況。此外當包變大時,會壓迫到皮膚表層的末梢神經,從而導致出現局部瘙癢。
如果進行搔抓,會導致局部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會出現越抓越癢的情況,建議患者及時轉移注力意,盡量避免搔抓。如果瘙癢強烈可以使用肥皂水進行局部涂抹,也可以使用其他的止癢噴霧,或者爐甘石洗劑。如因搔抓導致感染,需要進行消炎抗菌治療,如外用硼酸溶液濕敷,并口服消炎藥物,如青霉素、甲硝唑等。如果過敏情況嚴重,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撲爾敏等。建議患者外出時盡量噴擦驅蚊藥水,或者穿著長褲、外套等,減少被蚊子叮咬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