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腳癢,特別是在晚上癥狀加劇,可能是因為子宮壓迫,造成下肢血液循環不暢、水腫;有可能是因為真菌感染,造成發癢;如發癢于孕晚期發生,夜間加劇,可能是由于懷孕雌激素過高,膽汁淤積引起的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建議明確病因后,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療,具體如下:
1.下肢血液循環不暢、水腫:只要改善孕婦的末梢血液循環,一般這種癥狀就可以恢復,比如可以在睡前泡腳,也可以通過推拿、按摩的方式,改善末梢的血液循環,平時少吃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加重。
2.真菌感染:孕婦腳上有真菌感染,可以外用抗真菌感染的藥物,如達克寧、特比萘芬軟膏等,對胎兒的影響并不是很大,但是注意盡量不要用口服的藥物,以免對胎兒產生影響,藥物一般僅適用于妊娠中后期的孕婦。妊娠早期,如果腳癢的癥狀不是很嚴重,可以先不用藥物治療,可以用稀釋的醋酸溶液、高錳酸鉀等泡腳,能夠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從而緩解瘙癢的癥狀。
3.肝內膽汁淤積癥:可以調節飲食,減少攝入增加肝負擔的食物,也可以遵醫囑使用消膽胺、熊去氧膽酸等藥物進行緩解。每周要做胎心監護,以了解胎兒是否有宮內缺氧,如有缺氧,建議及時輸氧,必要時終止妊娠。定期復查肝功能、血膽酸,以了解病情變化情況。孕期膽汁淤積癥對母嬰危害比較大,尤其是對胎兒,所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