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崴了在臨床上是較常見的情況,通常腳崴了過一夜后好轉的概率較小,因為在腳崴后過了一夜,通常還處于急性階段。若想要完全康復,可能還比較困難。
腳崴傷一般會造成軟組織損傷,在腳崴傷后的24-72h通常是損傷的急性期,會有充血、水腫、痙攣、疼痛癥狀。腳崴后過了一夜,通常還處于急性的階段,此時需要采用積極的方法進行處理。在腳崴傷后,應立刻通過冷敷來限制腫脹的范圍,限制炎癥因子的產生,在冷敷后還要對踝關節進行積極的制動、休息。在此基礎上還可以使用對癥的藥膏,比如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活血止痛膏等具有消炎、止痛和消腫功能的藥物進行治療,還可以使用口服藥物,常見包括塞來昔布、依托考昔等。對于輕微的踝關節扭傷,有促進康復的作用。部分情況下腳崴傷較嚴重,可能會出現韌帶撕裂,需要進行積極的微創手術處理,再逐漸進行康復治療。
對于腳崴傷的患者,如果疼痛、腫脹逐漸消失,康復后應加強腳踝肌肉的訓練。如果反復出現腳崴傷或存在長期疼痛,應及時就診,以免后期形成嚴重的骨關節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