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虛寒凝癥狀主要表現為陽氣虛弱,陰寒內生,導致氣滯血凝。針對這一癥狀,可以選擇服用具有溫陽散寒、補益腎陽等功效的中藥進行治療,如鹿茸、淫羊藿、附子、肉桂、桂枝。
1.鹿茸:具有補腎壯陽、益精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腎陽不足、氣虛血虧等癥狀,對陽虛寒凝癥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2.淫羊藿:具有補腎壯陽、強筋骨、祛風濕、辛溫散寒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腎陽虛衰、風寒麻痹等癥狀,也可用于緩解陽虛寒凝的情況。
3.附子:味辛、甘,性大熱,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附子主要用于治療亡陽虛脫、肢冷脈微、心陽不足、胸痹心痛、虛寒吐瀉、脘腹冷痛等癥狀。但陰虛火旺、血熱妄行者忌用。
4.肉桂:味辛、甘,性大熱,有補火壯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腎陽不足、腰膝冷痛、陽痿宮冷、眩暈目赤、心腹冷痛、寒濕痹痛等癥狀。同樣,陰虛火旺、血熱妄行者忌用。
5.桂枝:性溫,味辛、甘,具有發汗解肌、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風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經閉、關節痹痛、痰飲、水腫等癥。對于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腰膝酸軟等癥狀也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需注意,以上中藥的使用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切勿自行隨意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