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和發炎的區別較多,通常是發病原因不同、癥狀不同、用藥不同等。如果無法自行區分上火和發炎,患者需要及時到中醫內科或普內科就診,由醫生通過望診、脈診等方式明確診斷,再配合醫生進行治療,防止疾病進一步加重。
1、上火:上火屬于中醫學上的病癥,發病原因通常是過多的熱在體內積聚所致,與喝水量比較少,以及吃過多辛辣、刺激性食物等情況有一定關系,也可能是感受外邪所致,如外感火熱之邪或寒邪入里化熱等。部分患者可能是情志過激、心火旺盛而化熱,或者是房事勞傷導致劫奪陰津。在上火以后,通常容易導致患者出現牙齦腫痛、口舌生瘡、流鼻血的癥狀,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大便干結以及便秘的情況,可以多喝一些溫開水,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對緩解癥狀有一定幫助。針對病情嚴重的患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清熱瀉火的藥物進行治療,比如牛黃上清片、金銀花顆粒等;
2、發炎:發炎屬于西醫學上的病癥,發病原因通常與局部受到外傷、出血或病原體感染等刺激有關,可激發機體的生理反應,容易導致局部出現紅腫、疼痛,以及全身乏力、發熱等癥狀。發炎多與細菌感染有一定關系,患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治療,比如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膠囊等。如果發炎是病毒感染所引起,可以遵醫囑應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如磷酸奧司他韋膠囊等。
在上火和發炎的治療期間,患者應注意不可以吃辣椒、大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導致病情加重,影響身體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