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進行母乳喂養對母親身體可能存在一些不利影響,但并不一定傷害,不過仍建議綜合多方面因素謹慎考慮,若對母乳喂養相關事宜有疑問,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母乳喂養過程對母親身體有多方面積極作用。從生理角度看,寶寶吸吮乳頭能刺激母體分泌催產素,這種激素不僅有助于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促進子宮恢復到孕前狀態,還在一定程度上能預防產后子宮脫垂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例如,經歷母乳喂養的母親,其子宮復舊往往相對較快,惡露排出也更順暢。而且,母乳喂養期間,身體為了合成乳汁,會消耗孕期儲存的脂肪,有利于母親恢復身材,降低肥胖風險。從長遠健康來看,研究發現母乳喂養可降低母親患乳腺癌、卵巢癌等婦科惡性腫瘤的風險。這可能是因為哺乳過程中,乳腺組織經歷了完整的生理周期變化,使得乳腺細胞更新更健康有序,減少了癌變概率。然而,如果因特殊原因不能母乳喂養,如母親患有某些傳染性疾病、身體極度虛弱或需要長期服用某些特殊藥物等,可采用科學的退奶方法,避免乳汁淤積引發乳腺炎等問題。
在日常護理方面,如果不進行母乳喂養,母親在退奶期間要注意穿著合適的胸罩,給予乳房適當支撐,避免乳房過度下垂。減少對乳房的刺激,避免擠壓、碰撞乳房,防止引發疼痛不適或乳腺炎。飲食上,適當減少促進乳汁分泌的食物攝入,如魚湯、豬蹄湯等,但仍需保證營養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蔬菜、水果等,以促進身體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