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門牙酸痛有多種原因導致,比如齲病、牙周炎、楔狀缺損、牙齒過度磨耗、咬合創傷等,需要根據具體原因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合的方法進行治療,才可有效緩解癥狀。
1、齲病:是一種發病率極高的口腔疾病,下門牙發生齲壞之后,如果突破牙釉質,侵犯牙本質,由于牙本質小管暴露,就會導致下門牙酸痛。此時需要去除變質的牙體組織,并使用牙科材料進行修補,比如光固化復合樹脂、玻璃離子等。如果齲壞較深,還需要先遵醫囑使用氧化鋅丁香酚水門汀進行安撫神經處理,觀察1-2周后沒有癥狀,牙髓活力正常,才可以考慮修補;
2、牙周炎:定植在齦牙結合部的牙菌斑會引起牙齦的紅腫、疼痛、出血,如果沒有積極治療,牙齦的炎癥就會向牙周深部組織發展,進而導致牙齒支持組織的進行性破壞,這就是牙周炎。牙周炎發病之后,由于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牙根暴露,也會引起下門牙酸痛。治療上建議進行脫敏治療來封閉牙本質小管,臨床常用的藥物有樹脂類脫敏劑等;
3、楔狀缺損:指的是牙齒唇、頰側頸部硬組織發生緩慢消耗所致的缺損,如果缺損加重到一定程度,也會導致下門牙酸痛。建議先進行脫敏治療,比如遵醫囑局部外用氟化物、樹脂類脫敏劑等,癥狀消失之后再使用玻璃離子粘固劑、復合樹脂等藥物進行修補;
4、牙齒過度磨耗:牙齒過度磨耗會導致牙釉質缺損,牙本質暴露,進而導致下門牙酸痛癥狀。需要先進行脫敏治療,臨床常用的脫敏劑有氟化氨銀等,必要時還可以考慮使用激光熱凝的方法使暴露的牙本質小管熱凝封閉。脫敏治療效果不佳,就需要考慮做人工牙冠修復;
5、咬合創傷:如果下門牙有頜干擾或者咬合高點,咬合食物時承受的咬合力量過大,則會出現下門牙酸痛。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積極調頜,將咬合高點以及頜干擾消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