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克氏針固定術沒有嚴重的后遺癥,主要見于克氏針固定不牢固發生松動,從而出現的退針現象。另外針尾可能會刺激皮膚產生排斥反應,針孔位置可能會發生感染等。
1、退針:克氏針多對粉碎性骨折進行固定,由于穩定性不夠,隨著肢體的活動以及骨折塊的移動,克氏針可能會逐漸出現松動現象,所以可能會出現退針。骨折塊固定不牢靠時,容易影響后期的骨折愈合;
2、排斥反應:部分人屬于過敏體質,對異物有排斥反應。而克氏針尾部外露多會刺激局部皮膚,所以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出現紅腫、疼痛及瘙癢癥狀。輕度反應外用醋酸氟輕松乳膏可以緩解,嚴重排斥反應無法耐受時,可能需要拔除克氏針,進行手術切開內固定治療;
3、感染:如果克氏針固定后針尾外露,可能需要定期進行消毒殺菌,口服消炎藥并按時換藥。若患者免疫力低下,導致抗感染能力下降,則容易出現針孔部位的紅腫、滲出,甚至流膿。此時需要進行針孔局部的消毒和每日換藥處理,不能緩解時需要拔除克氏針,進行手術切開內固定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