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雖然腦癱患兒并不少見,但是部分人群對于腦癱的認知仍有局限,不了解腦癱發作的特點,部分人群認為腦癱沒救了,這種錯誤的認知很可能會耽誤最佳治療時機。在正式了解腦癱的臨床特點之前,我們先來看幾則案例分析。
腦癱合并癲癇發作的案例分析
案例1
某醫院康復科,男,10歲,出生的時候因為缺氧,引發腦癱。4個月大的時候表現出吸吮無力、動作不協調,7個月大的時候不能翻身。3歲時因為撞到桌角,導致腦出血,從那以后多次發作癲癇,每次7-8分鐘,斷斷續續治療過幾次,效果不明顯。
案例2
患兒,男,7歲,足月順產出生,出生時有缺氧和腦出血癥狀,患兒在2個月大時,媽媽發現患兒左側肢體運動不利并間斷出現四肢抽搐,曾在市內多家醫院治療,診斷為腦性癱瘓、癥狀性癲癇,后在某醫院進行大腦半球切除術,術后癲癇發作數次和持續時間沒有改善,并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癲癇癥狀仍時常發作,每隔數10天發作一次,每次持續時間10分鐘左右,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案例3
今年17歲的小李(化名),出生1月齡時發生了腦出血,導致左側肢體偏癱,之后又出現左側肢體抽搐,有時還出現發呆、表情怪異、呼之不應的癥狀,但數十秒后好轉,每月出現1-2次這樣的情況。孩子因為長期患病,一直生活在自卑中,也不愿意與他人交往,性格比較孤僻。
從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如果在孩子出生后有一定患病風險,沒有及時進行治療,或者在癲癇發作后長期未服藥,都可能導致孩子病情不見好轉,所以了解腦癱和癲癇的臨床特點變成了家長的一門必修課!
腦癱合并癲癇發作的臨床特點
癲癇是一種慢性腦部疾病,大腦出現了功能障礙就很有可能導致癲癇。比如腦癱,得了腦癱可能會引發癲癇,此時屬于腦癱合并癲癇癥狀,建議盡早發現盡早治療。腦癱合并癲癇發作的臨床特點主要表現為患兒睡覺時出現抽搐、四肢肌肉緊張、腰部彎曲呈角弓反張的狀態,同時還伴有流口水、口角歪斜、斜視等癥狀。
腦癱兒童癲癇發病率較高,癲癇發作的同時可能會加重患兒的殘疾風險。所以,對于家長來說,了解腦癱合并癲癇發作時的急救措施及后續治療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幫助孩子“脫離苦?!保?br>
腦癱合并癲癇發作的治療方案
一、檢查:建議家長帶孩子及時到正規醫院做腦部的核磁共振檢查和腦電圖檢查,明確孩子病因和患病部位。
二、藥物治療:主要包括營養腦神經的藥物、肌肉松弛的藥物、改善血液循環的藥物,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但最好不要長期依賴藥物,否則可能會產生抗藥性,影響療效。
三、手術治療:家長可以選擇脊神經后根切斷術、選擇性周圍神經切斷術、肌腱延長術、肌肉切斷術、關節盤復位術、關節融合術等方式,幫助孩子有效改善相應癥狀。
四、康復鍛煉:主要包括精細功能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支具的使用訓練,通??梢园堰@些訓練并成游戲、文藝活動、集體活動等富有趣味性的活動形式,有利于孩子的參與,使孩子能投入更多注意力,改善運動的流暢性和協調性。
經過系列介紹,相信家長們對腦癱合并癲癇已有了大致認識。家長們在面對腦癱合并癲癇發作時,應當機立斷,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