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羊水漏出來可能是胎膜早破,表現為較多液體自陰道流出,包括足月和未足月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的可能原因有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壓力升高、胎膜受力不均等。
癥狀胎膜早破的典型癥狀是孕婦突感較多液體自陰道流出,增加腹壓時陰道流液量增多。足月胎膜早破時檢查觸不到前羊膜囊,上推胎兒先露時陰道流液量增多,可見胎脂或胎糞。少量間斷不能自控的陰道流液需與尿失禁、陰道炎溢液進行鑒別。
羊水漏出來的真實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胎膜早破是多種因素影響的結果,主要包括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壓力升高、胎膜受力不均等。
生殖道感染:
生殖道感染是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常見病原體如厭氧菌、衣原體、B族鏈球菌和淋病奈瑟菌等上行侵襲宮頸內口局部胎膜,使胎膜局部張力下降而導致胎膜早破;
羊膜腔壓力升高:
宮腔壓力過高如雙胎妊娠、羊水過多等,容易引起胎膜早破;
胎膜受力不均:
胎位異常、頭盆不稱等可使胎兒先露部不能與骨盆入口銜接,前羊膜囊所受壓力不均;宮頸機能不全,前羊膜囊楔入,胎膜受壓不均,導致胎膜早破;
創傷:
羊膜腔穿刺不當、性生活刺激、撞擊腹部等均有可能引起胎膜早破;
營養因素:
孕婦銅、鋅及維生素等缺乏,影響胎膜的膠原纖維、彈力纖維合成,胎膜抗張能力下降,易引起胎膜早破。
治療胎膜早破應根據孕周、有無感染、胎兒宮內情況等制訂合理的處理方案或及時轉診。
足月胎膜早破應評估母胎狀況,包括有無胎兒窘迫、絨毛膜羊膜炎、胎盤早剝和臍帶脫垂等。隨著破膜時間延長,宮內感染風險增加,破膜超過12小時應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同時盡量避免頻繁陰道檢查。
若無明確剖宮產指征,宜在破膜后2-12小時內積極引產。對宮頸成熟的孕婦,首選縮宮素引產。宮頸不成熟且無陰道分娩禁忌證者,可促宮頸成熟,試產過程中應嚴密監測母胎情況。有明確剖宮產指征時宜行剖宮產終止妊娠。
未足月胎膜早破應根據孕周、母胎狀況、當地新生兒救治水平及孕婦和家屬的意愿進行綜合決策;如果終止妊娠的益處大于期待治療,則應考慮終止妊娠。
[1]謝幸,孔北華,段濤.婦產科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154-156.
[2]安力彬,陸虹.婦產科護理學.第6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