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以日本醫生川崎的名字命名,所以叫做川崎病,又稱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以發熱、皮膚出疹、黏膜充血、淋巴結腫大等為主要癥狀。
川崎病的病因在臨床上還不明確,但大量流行病學和臨床觀察顯示川崎病與感染有關,可引起持續發熱5天以上,熱度高達39℃。如果患者沒有及時治療,高熱可持續1-2周,甚至更長,同時會伴隨多形性皮疹、雙眼球結膜充血、楊梅舌,而在起病后3-5天可出現手掌及足底發紅、雙手足硬腫。
可以遵醫囑使用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阿司匹林腸溶片等藥物進行抗炎、抗凝治療。如果患者出現冠狀動脈病變,應及時延長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的使用時間,嚴重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冠狀動脈搭橋術進行治療?;颊邞L期密切隨訪,每6-12個月一次,出現冠狀動脈擴張的患者大多于病后2年內自行消失。
有冠狀動脈損害的患者應減少脂肪類食物攝入,如肥肉、豬油等,以減少冠心病的發生風險,同時需做好口腔護理,用淡鹽水漱口,如唇干、皸裂者可涂抹潤唇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