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盤是指胎盤部分或全部覆蓋宮頸內口。前置胎盤隔三差五出血可能是子宮下段伸展、胎盤與子宮壁錯位、宮縮刺激、局部血管破裂、胎膜早破等所致,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診治。
1、子宮下段伸展:隨著孕周增加,子宮下段逐漸伸展,而附著于子宮下段的胎盤不能相應伸展,導致胎盤與子宮壁發生錯位分離而出血。出血量一般較少,多為無痛性陰道出血。需絕對臥床休息,采取左側臥位,以改善子宮胎盤血液循環,減少出血。密切觀察出血量及胎兒情況,避免劇烈活動及性生活,保持情緒穩定。
2、胎盤與子宮壁錯位:孕婦姿勢突然改變、腹部受到外力撞擊等可引起胎盤與子宮壁錯位。常突然出現陰道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可伴有輕微腹痛。需立即住院觀察,進行止血、保胎治療,可使用硫酸鎂注射液抑制宮縮,同時給予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促進胎兒肺成熟,以防早產。
3、宮縮刺激:即使未到預產期,也可能因子宮敏感性增加出現宮縮,宮縮時子宮壁與胎盤發生摩擦導致出血,表現為有規律的下腹部緊縮感,同時伴有陰道出血??伸o脈滴注硫酸鎂注射液抑制宮縮,若宮縮頻繁且難以控制,可加用醋酸阿托西班注射液,密切監測胎心變化,若胎兒已成熟,可考慮適時終止妊娠。
4、局部血管破裂:前置胎盤處的胎盤絨毛血管豐富,局部血管因壓力變化或其他原因破裂可引起出血。出血可能較洶涌,嚴重時可導致孕婦休克,胎兒窘迫。需迅速建立靜脈通道,補充血容量,如輸血、輸液等,同時盡快剖宮產終止妊娠,以挽救孕婦和胎兒生命。
5、胎膜早破:胎膜破裂后,羊水流出,子宮腔容積突然減小,可引起子宮收縮,導致胎盤與子宮壁剝離而出血。除陰道出血外,有陰道流液,可伴有宮縮。需立即平臥,抬高臀部,減少羊水流出,預防臍帶脫垂,同時盡快送往醫院,根據孕周及母兒情況決定分娩方式,若孕周較小,需在促進胎兒肺成熟后適時終止妊娠。
孕期要注意定期產前檢查,尤其是有前置胎盤高危因素者。避免劇烈運動、性生活及腹部受到外力撞擊,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用力排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