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是一種可以補血、消除水腫的中藥材,生黃芪和熟黃芪的區別主要在于炮制方法不同、功效不同,以及主治疾病不同。
1、炮制方法不同:生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根,除去泥土、須根及根頭,曬至六七成干,理直扎捆后曬干,再切片入藥。熟黃芪是傳統黃芪炮制而成,需要將生黃芪切片,加蜂蜜炒制,再入藥;
2、功效不同:生黃芪可以幫助固表止汗、利水消腫、升陽固表,熟黃芪則擅長補益中氣、補益肺氣;
3、主治疾病不同:生黃芪擅于治療自汗、水腫、癰瘡腫毒、瘡瘍不潰等,熟黃芪則擅于治療久瀉久痢、氣短、乏力、食少、面色淡白等。
生黃芪和熟黃芪性均溫,具有補氣的作用,但是外感表證者不建議使用,外感表證多由于邪氣侵入人體,屬于疾病初期,如果過早使用黃芪,則會使邪氣留在體內,不能排出體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