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伴血小板減少即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主要發病人群為蜱蟲疫源區居民、野外工作者、旅游愛好者等。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是由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發病后患者通常會出現中度發熱的癥狀,體溫多在38℃以上,重癥患者甚至可能會持續高熱超過10天,體溫上升至40℃以上,同時會導致血小板減少,而且可能會伴隨出現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痛、肌肉酸痛、持續性腹瀉,以及頸部、腹股溝等淺表淋巴結腫大、壓痛等異常癥狀。
至于這種疾病的高發人群,主要包括蜱蟲疫源區居民、野外工作者、旅游愛好者等,因為新型布尼亞病毒具有傳染性,其傳播途徑目前雖然尚不明確,但是在病例發現地區的蜱蟲中,能夠分離到該病毒,部分患者在發病前還有明確的蜱蟲叮咬史,所以可知,能夠接觸到蜱蟲的人群可能會因蜱蟲叮咬而感染上新型布尼亞病毒,從而患上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
總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可能會與蜱蟲叮咬有關,日常應該注意防蚊蟲,盡量避免去蚊蟲較多的地方,以免患上此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