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倒刺被拔掉后,手部出現腫脹和化膿,通常是因為細菌感染所引起的。針對這種情況,需要保持清潔與干燥、消毒處理、藥物治療、切開引流、生活調理與預防等,建議及時就醫(yī)診治,用藥謹遵醫(yī)囑。
1、保持清潔與干燥:首先,要確保傷口部位的清潔與干燥,避免沾水或接觸其他污染物,以防止感染進一步加重。
2、消毒處理:使用碘伏或酒精等消毒液對傷口進行徹底的消毒處理,殺滅細菌,減少感染的風險。
3、藥物治療:對于化膿情況不嚴重的,可以局部涂抹紅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等外用抗生素藥膏,以控制炎癥,促進傷口愈合。若化膿較嚴重,或伴有全身癥狀如發(fā)熱等,需在醫(yī)生指導下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膠囊等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
4、切開引流:若膿腫已經形成且難以自行排出,應及時就醫(yī),由醫(yī)生在甲溝處進行切開引流術,將膿液徹底排出,以促進傷口的愈合。
5、生活調理與預防: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手部過度活動,以免加重腫脹和疼痛。同時,要合理飲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促進傷口的愈合。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手部的保濕和護理,避免頻繁洗手和使用刺激性強的洗滌劑,以減少倒刺的產生和手部皮膚的損傷。
綜上所述,處理拔掉倒刺后手部腫脹和化膿的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并在醫(yī)生指導下采取合適的措施進行治療和護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