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可能不會出現咳嗽癥狀,也有可能會在感染后2-4周出現咳嗽癥狀,具體癥狀因人而異。
艾滋病是由于機體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發的全身性疾病,會導致免疫功能缺陷,一般在感染后2-4周處于艾滋病急性期,此時會出現免疫系統急性損傷所產生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發熱,還有可能出現咽痛、盜汗、惡心、嘔吐、腹瀉、淋巴結腫大等癥狀。
如果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沒有侵犯呼吸道黏膜,沒有出現炎癥反應,通常不會出現咳嗽癥狀。但是,如果此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侵犯到呼吸道黏膜,出現炎癥后就可能引起咳嗽。
因此,患有艾滋病以后,患者可能不會伴隨咳嗽癥狀,也有部分患者會在感染后2-4周出現咳嗽現象。隨后會從艾滋病急性期進入無癥狀期,持續6-8年。
若患有艾滋病,患者需要盡早接受治療,可以遵醫囑使用硫酸阿巴卡韋片、拉米夫定片、多替拉韋鈉片等抗病毒藥物,可以抑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復制,促使免疫功能重建并維持免疫功能,延緩疾病進展。
但是,艾滋病無法治愈,并且具有傳染性,在患病期間要避免發生性生活,盡量遠離動物,平時要注意保暖,防止發生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