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肺大皰是由喘證引起,可分為實喘,如風寒犯肺、表寒里熱、痰濁阻肺、氣郁傷肺,以及虛喘,如肺氣虛、腎氣虛,需要根據不同的證型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
一、實喘:1、風寒犯肺:邪寒阻塞在肺中不宣引起喘咳、氣急、胸部脹悶、痰多稀薄色白等癥狀,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具有散寒、宣肺平喘功效的藥物治療,比如三拗湯加減、麻黃湯加味等方劑,以及通宣理肺丸、小青龍顆粒等中成藥。
2、表寒里熱:因外感寒邪困于表導致肺有郁熱,表寒未解進而內里化熱,熱郁于肺導致肺氣上逆所以喘逆,可遵醫囑使用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
3、痰濁阻肺:主要與脾失健運有關,痰濁停留于肺,壅塞氣道,以氣喘咳嗽、痰多黏稠、胸悶、苔白膩等癥狀為主,可以給予化痰平喘的藥物進行治療,比如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定喘湯,以及橘紅丸、二陳丸等,能夠較好地去除肺內痰液,從而促進疾病好轉。
4、氣郁傷肺:郁怒傷肝后肝氣沖逆犯肺,肺氣不降導致呼吸短促變為喘證,可遵醫囑使用五磨飲子加減、半夏厚樸湯等開郁、降氣、平喘的中藥治療。
二、虛喘:1、肺氣虛:肺大皰可能會耗損肺部的陰陽之氣,表現為明顯的氣虛咳嗽、無力,或者是咯血等癥狀,可給予一些治療肺氣虛的藥物進行治療,比如沙參麥冬湯加減,以及益肺健脾顆粒、補肺丸等。
2、腎氣虛:因喘息時間長,肺病傷及腎臟,腎臟不能穩固氣根所致。表現為長時間喘息,呼氣多吸氣少,在活動時喘息會加重,容易疲憊、消瘦,舌淡,脈沉細,患者可遵醫囑服用金匱腎氣丸、合參蛤散加減等中藥治療。
肺大皰的患者應先到醫院中醫科就診,經過望、聞、問、切等檢查進行辨證后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患病后應注意多喝水,加強保暖,保持心情愉悅,有利于疾病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