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指的是在妊娠28周以后,產檢時發現異常胎位,比如臀位或者橫位,多見于腹壁松弛的孕婦,如果早期沒有糾正,可能會造成分娩困難。艾灸至陰穴可治療胎位不正,大多數孕婦會在7-14天胎位轉正,即轉過來。
至陰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井穴,與腎經相連,具有疏經通絡、調整陰陽的作用,是治療胎位不正的要穴。至陰穴在足小趾末節的外側,距離趾甲0.1寸,一般用艾條灸雙側的至陰穴,根據孕婦的適應情況微調艾條的燃距,灸的熱量以孕婦可耐受的熱度為宜。如果做一個療程后,經B超檢查發現胎位有轉正的趨勢,可以再進行一個療程,但如果做一個療程后,胎位完全沒有轉正,一般不建議再做艾灸。胎位轉正以后,部分胎位會再轉至異常胎位,對此可以再做一個療程至分娩,為安全起見,建議每次做艾灸前后做胎心檢查以及B超檢查,以確定胎位。
孕婦在懷孕后,建議定期進行產檢,了解胎兒在宮腔內的情況。如果出現異常,盡量可以做到早發現、早處理。除此之外,如果存在胎位不正的情況,應避免擅自處理,以免對胎兒造成不利影響,建議孕婦及時就醫,在正規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