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傍晚就低燒的原因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因素如女性在排卵期或更年期,還有可能是病理性因素所致,如結核感染、支原體和衣原體感染、淋巴瘤、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一、生理性因素:1、排卵期:女性在排卵期排卵后,生成的孕酮激素可作用于機體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從而使體溫發生輕微上升,部分女性可能會感覺傍晚體溫升高、低燒的情況,但這種情況體溫值一般不會超過37.5℃,因此不必過于擔心;
2、更年期:更年期前后,機體可因雌激素水平降低造成血管舒縮功能不穩定,表現為面部、頸部及胸部陣陣發熱,傍晚或應激狀態下易復發,所以更年期前后有部分人會出現一到傍晚就低燒的情況,不伴隨其他不適時可不做特殊處理。
二、病理性因素:1、結核感染:結核分枝桿菌感染作為病原體,入侵機體后,可引起機體免疫系統發生反應,從而導致炎癥反應如發熱,患者多表現為午后潮熱,即一到傍晚就低燒。懷疑結核感染者,建議行結核菌素試驗,如果確診為結核感染,需按照一定的療程規范應用抗結核藥物,如異煙肼、利福平等;
2、支原體和衣原體感染:臨床上支原體和衣原體感染,導致一到傍晚就低燒的情況也較為常見,具體機制考慮與炎性因子導致的神經遞質改變有關,患者可表現為一到傍晚就低燒,此時建議完善支原體、衣原體等檢查,若存在上述感染的情況,可以應用羅紅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藥物治療;
3、淋巴瘤:淋巴瘤引起的發熱一般考慮與感染或免疫因素有關,臨床上可表現為發熱,部分人可出現一到傍晚就低燒的癥狀,伴有盜汗、瘙癢及消瘦等。若為淋巴瘤,主要是根據病理類型的不同,進行不同的化療和放療方案的綜合治療;
4、慢性粒細胞白血?。翰糠致粤<毎籽』颊咭部沙霈F一到傍晚就低燒等表現,但相對少見,考慮可能與白細胞數增高介導的炎癥反應有關,考慮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患者,可以給予分子靶向治療或干擾素等藥物治療,如甲磺酸伊馬替尼、普拉替尼等藥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