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燒一般指退熱。通常情況下,退熱完第二天鼻子不通氣主要是流行性感冒、急性鼻竇炎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造成的,應對癥用藥。具體內容如下:
1、流行性感冒:患者自身免疫力比較低下,受到病毒感染后,容易誘發流行性感冒。而發熱是該病比較常見的癥狀,如果患者退熱后還出現鼻塞、流鼻涕等癥狀,說明病情沒有完全好轉,應遵醫囑使用塞洛唑啉滴鼻劑、氨咖黃敏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2、急性鼻竇炎:其是鼻竇黏膜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炎癥,多與細菌或病毒感染相關,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熱、打噴嚏、流鼻涕等癥狀,退熱后還可能會出現鼻塞的癥狀。建議患者遵醫囑使用鹽酸麻黃堿滴鼻液、鹽酸羥甲唑啉滴鼻液等藥物進行治療。
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由于該病毒致病力的下降,部分患者可能不會出現不適癥狀。也有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熱、咽干咽痛等癥狀,還伴有退熱后鼻塞的癥狀。建議患者遵醫囑使用清咽滴丸、鼻淵舒口服液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患者年紀較小,可選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噴霧劑清理鼻腔分泌物,配合熱敷、按摩等方式有利于改善癥狀。
{img}
建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個人防護,如勤通風、勤洗手、佩戴好口罩等,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