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就出汗,吃飯滿頭大汗一般和氣虛、陰虛、脾胃濕熱、營衛(wèi)不和、心血不足等原因有關。
1.氣虛:是氣虛不能固攝津液,導致稍微活動或進食時,津液隨汗液外泄。氣虛者常伴有神疲乏力、聲音低弱、易感冒等癥狀??捎柩a氣固表,如玉屏風散加減。
2.陰虛:雖然陰虛更多表現(xiàn)為夜間盜汗,但嚴重陰虛時,白天也可見輕微活動即汗出,且伴有五心煩熱、口干咽燥、失眠多夢等癥狀。宜滋陰降火,使用六味地黃丸或知柏地黃丸等。
3.脾胃濕熱:脾胃功能失調,濕熱內蘊,食后脾胃運化加劇,濕熱上蒸,故食后尤其頭部汗出較多,可能伴有口苦、口粘、胃脘脹滿、大便溏稀等癥狀。需清熱利濕,用三仁湯或平胃散加減。
4.營衛(wèi)不和:營氣與衛(wèi)氣是維持身體內外環(huán)境平衡的兩種氣,營衛(wèi)不和會導致肌表調節(jié)失常,輕微活動即汗出,且易感風寒。調和營衛(wèi),桂枝湯一般是常用方劑。
5.心血不足:心血虧虛,心神失養(yǎng),輕度活動或進食時心臟負擔加重,心液外泄,也可出現(xiàn)汗出,常伴有心悸、失眠、面色蒼白等癥狀。應養(yǎng)血安神,采用歸脾湯或天王補心丹等。
建議患者及時就醫(yī),用藥時謹遵醫(yī)囑,平時注意調整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