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陽癥即少陽病癥,主要是由外邪侵犯少陽所引起?;颊邞皶r前往醫院中醫科就診,由專業醫生進行辨證治療,以促進病情恢復。
中醫針灸學的經絡系統認為人體有十二條正經,分布于上、下肢的內外兩側,每個側面均有三條經脈分布,內側屬陰,一陰化為三陰,即太陰、少陰、厥陰;外側屬陽,一陽化為三陽,即陽明、太陽、少陽。而少陽病癥則是外來病邪已離太陽之表,但尚未進入陽明之里,病邪客于半表半里之間。足少陽經屬膽,膽居六腑之首,與肝臟相表里,其主半表半里因其為介于表里之間的證候,故臨床稱半表半里證。
本證乃因邪犯少陽經,處半表半里,正邪相爭所致。熱邪犯少陽,膽火上炎、耗傷津液,則導致患者出現口苦、咽干的癥狀。熱邪上熏,則表現為目眩。而邪處半表半里間,邪正相爭,病邪出入未定,則可出現寒熱往來。少陽經脈布于胸脅,而熱郁少陽、經氣不利,則可導致患者出現胸脅苦滿的癥狀。膽之熱犯胃、胃為熱擾,則不欲飲食。熱郁則心煩、胃逆則嘔,故患者有心煩、喜嘔的癥狀表現。此外,弦脈為少陽病之主脈。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逍遙丸、小柴胡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以促進病情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