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積燒傷通常是屬于低滲性脫水,需及時的補充電解質。
造成低滲性脫水通常是水和鈉同時缺失,但缺水少于缺鈉,血清鈉低于正常范圍,細胞外液呈低滲狀態(tài)。造成低滲性脫水有很多因素,如燒傷等大創(chuàng)面的滲液、術后大面積滲液消失;腸道內漏,如糞源性感染、膿毒癥及嚴重腹膜炎引起腸內容物排不出來,而不能被小腸所利用。腎臟排泄的水分和鈉太多,長期服用利尿劑,抑制腎小管對鈉的重新吸收。
通常而言,大面積燒傷是屬于低滲性脫水,臨床上一般用補鈉法,治療低鈉血癥和高滲性疾病。這時患者的身體受累較多,需及時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生理氯化鈉溶液、注射用磷酸鹽緩沖鹽水等進行補液。并且還要使用紅霉素軟膏、鹽酸金霉素軟膏、濕潤燒傷膏、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等藥物進行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患者勤換衣物,可以降低病原體感染的幾率。平時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過度勞累,還需要注意保暖,以防著涼,不利于病情恢復。需要注意,要保持局部的清潔干燥,不可以沾水,也不能用手揉搓患處。如果出現(xiàn)結痂的情況,要等待痂皮自行脫落,不可以用手去摳痂皮,以免被感染后留下疤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