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如果引起移位,即便是輕微移位,骨骼通常也不會自動恢復。
骨折是指骨骼的完整性中斷或連續性喪失,比如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等,通常是因直接暴力作用于患處骨骼或者間接暴力通過傳導、杠桿或旋轉作用使遠處骨骼發生骨折,但也可能是長期、反復、輕微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同一處骨骼引起的。多見于運動量大、骨骼比較脆弱的人群,比如運動員、兒童、骨質疏松癥患者等。
而如果是輕微的骨折,沒有出現骨骼移位、完全斷裂等比較嚴重的情況,通常才可以自愈。一旦出現骨骼移位的情況,即便只是輕度移位,骨骼也不能自行恢復至正常的狀態,如果任其自然生長,可能會導致骨骼錯位生長,致使出現骨骼畸形、活動受限等異常癥狀。所以在通過X射線檢查、CT檢查、核磁共振檢查等確診骨折,且伴有移位的情況后,患者通常需要進行手法復位,以便于使骨骼的位置恢復正常,并配合使用石膏固定骨折部位,有助于促進骨骼生長。
總而言之,骨折輕微移位不能自愈,患者應該積極配合治療,在治療期間還建議適當休息,不能過早進行體育運動,以免導致骨折部位出現二次受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