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一般是能參軍的,影響不大,但要積極治療。
肛裂是指齒狀線以下肛管皮膚全層破裂形成的慢性潰瘍,臨床典型癥狀為肛門疼痛、便秘和出血等,多見于青壯年人。肛裂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guān),如長期便秘、糞便干結(jié)、腹瀉等,可分為急性肛裂和慢性肛裂,特點是反復發(fā)作,難以自愈,但積極治療的情況下預后較好。肛裂一般是能參軍的,參軍體檢多數(shù)不做肛檢,所以肛裂的病情不會對該過程造成明顯的影響。
排便時出現(xiàn)肛門疼痛、長期便秘、便血、肛門瘙癢等癥狀時,建議及時就醫(yī),通過肛門視診、直腸指檢、盆腔磁共振成像等方式進行診斷?;颊呖梢宰襻t(yī)囑使用硝酸甘油軟膏、痔瘡膏等藥物進行治療,經(jīng)久不愈、非手術(shù)治療無效,且癥狀較重的陳舊性肛裂,建議采取手術(shù)治療。
平時排便后可用溫水坐浴10~15分鐘,每日2~3次,可以松弛肛門括約肌,并保持局部清潔。避免久坐、久蹲,養(yǎng)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適當進行戶外鍛煉,多吃蘋果、芹菜、菠菜等蔬菜水果,避免大便干燥,有助于預防病情復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