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不存在妊娠合并心臟病最危險的三個時期的說法,但妊娠期合并心臟病是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產后3日內,是全身血液循環變化較大、心臟負擔較重的時期。因此在這三個時期的孕婦,較為危險,應特別注意日常護理,避免出現相關危急癥狀,對孕婦生命構成威脅。
1、妊娠32-34周:孕婦妊娠時期的循環血容量從6-8周開始增加,至32-34周可達高峰,增加40%-45%。因此此時心臟的負荷增加較大,易對合并心臟病的孕婦造成威脅;
2、分娩期:整個分娩期,都屬于心臟負擔較重的時期。在第一產程中,子宮收縮增加周圍血液循環阻力和回心血量,使心臟負擔增加。第二產程中,除子宮收縮外,腹肌、膈肌等骨骼肌收縮,使肺循環壓力和腹壓升高,促使內臟血液涌入心臟,進一步加重心臟負擔。第三產程胎兒胎盤娩出后,胎盤循環中斷,同時子宮收縮,血液從子宮進入體循環中,都可使心臟負擔增加,因此這個時期也較為危險;
3、產后3日內:子宮收縮復舊時,會使大量血液進入體循環,且產婦體內組織間隙內潴留的液體,也開始回流至體循環,需警惕心力衰竭的發生,因此屬于較危險的時期。產后24小時應注意進行出血監測,此外應觀察惡露排出是否正常,注意休息,及時哺乳和排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