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腫和漿細胞乳腺炎通常指的是肉芽腫性乳腺炎、漿細胞性乳腺炎,兩者在發病機制、發病年齡、發病部位、主要癥狀上都有一定的區別。但由于兩者多表現為乳房腫塊,且質地偏硬、活動欠佳,而B超檢查結果也類似,所以臨床也容易混淆。
1、發病機制:一般認為肉芽腫性乳腺炎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與口服避孕藥、體內激素失衡有關。而漿細胞性乳腺炎,是由于乳腺導管內長期積聚排泄不出去的分泌物,引起的病理生理變化;
2、發病年齡:肉芽腫性乳腺炎的發病年齡分布較集中,主要分布于20-29歲、30-39歲兩個年齡段,多見于已婚經產婦,大部分有哺乳史。而漿細胞性乳腺炎發病年齡分布較分散,主要在20-29歲、40-49歲兩個年齡段,更常見于絕經前后;
3、發病部位:肉芽腫性乳腺炎從周圍向乳暈發展,且病變以乳腺小葉為中心,呈多灶分布。而漿細胞性乳腺炎從乳暈開始向周圍發展;
4、主要癥狀:肉芽腫性乳腺炎以乳房腫塊、伴或不伴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后期易破潰而形成竇道。漿細胞性乳腺炎的臨床癥狀,主要有乳房腫塊、非周期性乳房疼痛、乳頭溢液、乳頭凹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