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可以消滅流感病毒、新型冠狀病毒、腸道病毒、麻疹病毒、風(fēng)疹病毒,紫外線是臨床常用的消毒措施,紫外線可以殺滅各種微生物,包括細(xì)菌繁殖體、細(xì)菌芽孢、結(jié)核分枝桿菌、真菌、病毒和立克次體。
1、流感病毒:目前感染人的病毒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亞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流感病毒對酒精、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劑敏感,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條件下30分鐘可滅活。
2、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全新的病毒,屬于β屬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對紫外線和熱敏感,乙醚、體積分?jǐn)?shù)為75%的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以56℃作用30分鐘均可有效滅活病毒。
3、腸道病毒:腸道病毒耐酸,其對胃酸有抵抗力,對普通消毒劑,如70%酒精、5%來蘇水等有抵抗作用,對氧化劑,如1%過錳酸鉀、1%雙氧水和含氯消毒劑較敏感。此外,腸道病毒對高溫、干燥、紫外線等敏感,56℃作用30分鐘可滅活病毒。有機(jī)物可保護(hù)病毒,病毒在糞便和污水中可存活數(shù)月。
4、麻疹病毒:麻疹病毒抵抗力較弱,常規(guī)消毒劑或者加熱即可滅活,日光和紫外線也可滅活病毒。
5、風(fēng)疹病毒:病毒呈球形,風(fēng)疹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可在多種細(xì)胞內(nèi)增殖,對熱、脂溶劑、紫外線等敏感。
生活中常使用短波紫外線殺滅細(xì)菌和病毒,短波紫外線燈是指波長為180-290納米(毫微米)的短波紫外線,其對細(xì)菌和病毒的生長繁殖有明顯的抑制和殺滅作用。但如果較長時間地接觸短波紫外線輻射,會引起皮膚和眼睛的病變,因此使用紫外線消毒時,人群需要注意遠(yuǎn)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