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團疙瘩在臨床上通常被稱為蕁麻疹,因其出疹時可表現為紅色或膚色的風團,因此可稱為風團疙瘩。通常是由于接觸過敏原所引起,除會出現風團疙瘩外,局部還伴有瘙癢。引發的過敏原可以是花粉、灰塵、化學物質以及海鮮、牛奶等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出現此類情況應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治療。
在找不到過敏原的情況下,可遵醫囑服用抗組胺類藥物,如鹽酸苯海拉明、馬來酸氯苯那敏等藥物進行緩解,局部可涂抹爐甘石洗劑進行止癢。為防止其反復發作,需帶小兒前往醫院進行過敏原檢測,查明病因后可根據小兒自身情況進行脫敏治療。若小兒本身屬于過敏性體質,應注意遠離過敏原,對床上用品、毛巾等生活用品定期進行暴曬,保持室內的清潔衛生,以免造成刺激,誘發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