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瓣膜病的患者,單純通過吃藥可能很難治愈,只有通過手術治療才有可能治愈。心臟瓣膜疾病主要是由風濕性心臟病引起心臟瓣膜的非特異性炎癥,可能會隨著病程的發(fā)展不斷進展,導致瓣膜狹窄或關閉不全,通過吃藥完全治愈的可能性比較小。
雖然通過吃藥不能將其消除,但是可以控制相關危險因素,延緩疾病進展。如果在疾病的早期只是出現輕度的瓣膜損壞,可以服用營養(yǎng)心肌的藥物,同時進行控制血壓、心率等保守治療,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延緩心臟瓣膜病的進展,不會引起明顯的臨床癥狀,也不會對心臟功能造成過多的影響,這種情況是臨床相對較好的狀態(tài)。
如果患者早期并不重視,瓣膜病變逐漸進展到了中后期,有可能會導致瓣膜的狹窄或關閉不全達到中重度以上,這種情況即使是規(guī)律的服用藥物,也很難保證不出現臨床癥狀或者不出現心臟結構上的變化。對于這種情況的患者來講,一方面要規(guī)范的應用抗心衰藥物以及控制心律失常等藥物,另一方面應該考慮行瓣膜的置換、修補手術。
目前也可以采取新型的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心臟瓣膜疾病,例如主動脈瓣重度狹窄的患者,可以選擇行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如果患者不能進行介入微創(chuàng)治療,可以選擇開放性開胸手術,用機械瓣膜或生物瓣膜進行更換。通過吃藥、手術等方式聯合治療,有可能將心臟瓣膜疾病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