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多見于中老年人群,如果存在外力作用,就容易導致骨質疏松性骨折。如果發(fā)生骨質疏松性骨折,則需及時去往醫(yī)院就診。骨質疏松性骨折常見的部位有脊柱、髖部、前臂、肩部等,胸腰段容易產(chǎn)生椎體的壓縮性骨折,髖部容易產(chǎn)生股骨頸骨折或粗隆間骨折,前臂的腕部容易產(chǎn)生橈骨遠端骨折,肩部容易產(chǎn)生肱骨外科頸骨折。發(fā)生上述骨折后通常可以采用保守治療,對于疼痛比較劇烈的患者或是難以耐受保守治療的患者,也可以選擇微創(chuàng)的手術治療。
1、保守治療:如果骨折的程度較輕微,即未發(fā)生明顯的移位,則可采取保守治療的方法,包括進行石膏固定,并臥床休息,多數(shù)疼痛經(jīng)休息后會有緩解。如果緩解不明顯,則可配合藥物治療,如使用消炎止痛膏或是非甾體類的消炎止痛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塞來昔布、布洛芬等,以進一步緩解疼痛,也可以通過物理方法進行緩解,如熱敷、理療、按摩等;
2、手術治療:對于脊椎椎骨部位的骨質疏松性骨折,如果疼痛較為劇烈,在臥床翻身時也比較困難,則可以選擇局部的椎體成形術進一步緩解疼痛,同時局部注射骨水泥,可有固定支撐的作用。對于髖部的股骨頸骨折或是粗隆間骨折,多數(shù)情況下需要采用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后患者可以早期下地活動,對于全身功能的康復有一定好處,長期臥床會導致臥床并發(fā)癥,如褥瘡、心肺功能下降等。如果是粉碎性骨折或移位比較明顯,甚至是骨折脫位,則均需進行手術治療。
建議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患者及時去醫(yī)院就診,根據(jù)骨折的嚴重程度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平時需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可適當進行慢跑、打太極拳、散步等活動量較輕微的運動。建議多補充鈣質,如攝入豆制品、奶制品等,并多曬太陽,以促進鈣元素的吸收,避免喝濃茶、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飲料,以免造成鈣質的流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