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和陽虛均可見于許多臟器、組織的病變,同時均可出現一系列病理性狀態,且陰虛和陽虛可以相互轉化,二者不能以哪個更嚴重為標準來評判,因此無法評論哪個更嚴重。
1、陰虛:是指體內陰液虧少而無以制陽,滋潤、濡養等作用減退,以咽干、五心煩熱、脈細數等為主要表現的虛熱證候。其出現的原因多為熱病、雜病日久,傷耗陰液;情志過極,火邪內生,傷及陰精;房事不節,耗傷陰精;過服溫燥之物,致陰液暗耗。陰虛可見于多個臟器組織的病變,如肺陰虛、胃陰虛、心陰虛、腎陰虛等,并表現出各自臟器的證候特征;
2、陽虛:指體內陽氣虧損,機體失卻溫養,推動、蒸騰、氣化等作用減退,以畏冷肢涼為主要表現的虛寒證候。其出現的原因多為久病損傷陽氣,或氣虛進一步發展;久居寒涼,或過服寒涼清苦,逐漸耗傷陽氣;年高而命門之火漸衰等。陽虛可見于許多臟器組織的病變,臨床常見心陽虛、脾陽虛、腎陽虛等,并表現有各自臟器的證候特征。
陰虛可與陽虛同時存在,即陰陽兩虛,也可進而發展成陽虛、亡陰;陽虛也可發展演變成陰虛和亡陽。因此,陰虛和陽虛沒有哪個更嚴重的說法,一旦出現陰虛或陽虛,均應及時就醫,遵醫囑辨證論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