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貓抓傷,需要及時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并及時進行狂犬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疫苗的接種。攜帶狂犬病毒的動物是狂犬病的傳染源,一般以犬為主,家貓也可能攜帶,被病獸咬傷、抓傷,或舔舐皮膚或黏膜破損處后可能感染狂犬病。
1、傷口處理:被家貓抓傷后,需要及時對傷口進行消毒處理。如果傷口有血液的暴露,應及時將傷口污血擠出,使用大量肥皂水或清水進行徹底沖洗,傷口沖洗持續(xù)20分鐘左右,如傷口較深需適當延長沖洗時間。徹底沖洗后,可以使用醫(yī)用酒精或醫(yī)用碘伏涂擦傷口進行消毒;
2、疫苗接種:傷口經簡單處理后,應于受傷24小時內前去當地醫(yī)療或防疫機構打狂犬疫苗誘導機體產生相應免疫,發(fā)揮保護作用。一般共接種5次,分別于受傷后當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接種,需完成全程免疫;
3、日常防護:日常應保持傷口部位干燥、清潔衛(wèi)生,預防傷口感染。寵物應及時進行相關疫苗的接種,同時避免繼續(xù)挑逗或激怒動物導致再次受傷。
雖家貓防疫條件及健康狀況較好,按時接種狂犬疫苗等相關疫苗,抓傷人后感染狂犬病的幾率很低,但也不能掉以輕心。若被狗或貓咬傷后能及時對傷口正確處理,再全程注射狂犬疫苗,可使發(fā)病風險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