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肛管周圍膿腫通常是指肛周膿腫。由于個體差異,一般沒有“肛周膿腫最常見的發病部位是哪里”的說法。肛周膿腫主要發生在肛管腺、直腸周圍軟組織或者其間隙內。
肛管腺是一種位于肛門附近的小腺體,其分泌物幫助潤滑和保護肛門區域的皮膚。當肛管腺的排泄通道堵塞或感染時,就可能導致膿腫的形成。此外,此疾病還可能發生在直腸周圍軟組織或者其間隙內,并且可能引起疼痛、紅腫、局部溫度升高等癥狀。
臨床上按膿腫部位以肛提肌為界,分為低位膿腫和高位膿腫兩類。其中低位膿腫包括肛周皮下膿腫、坐骨直腸間隙膿腫、肛管后間隙膿腫、低位肌間膿腫、低位蹄鐵形膿腫。高位膿腫包括骨盆直腸間隙膿腫、直腸黏膜下膿腫、直腸后間隙膿腫、高位肌間膿腫、高位蹄鐵形膿腫。如果患者出現肛周持續疼痛、肛門發紅、墜脹不適感及壓痛,需要及早就醫,完善超聲、CT或磁共振成像、肛門視診、直腸指檢等檢查,從而明確診斷,并采用膿腫引流術進行治療,術后需要遵醫囑服用青霉素V鉀顆粒、阿莫西林膠囊等抗生素進行治療。
日常休息時可采取舒適體位,避免局部受壓,加重疼痛,可適量吃芹菜、蘋果、蜂蜜等,有利于補充膳食纖維,保持大便通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