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下疳是梅毒感染后最早發(fā)生的皮膚黏膜損害,是一期梅毒的典型臨床表現,其顏色主要為紅色或暗紅色。
梅毒是感染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部分經血液傳播,早期主要侵犯皮膚、黏膜,是一種復雜的全身性疾病。一期梅毒的主要臨床表現有硬下疳、硬化性淋巴炎等,晚期梅毒發(fā)展后可累及全身器官。典型的硬下疳初起為小片紅斑,之后變?yōu)榍鹫?,中央破潰形成潰瘍,觸之有軟骨樣硬度。潰瘍基底呈肉紅色,表面有漿液性分泌物,內含大量梅毒螺旋體,具有非常強的傳染性。
通常男性長硬下疳,多見于陰莖冠狀溝、包皮等部位,女性長硬下疳,多見于陰唇、會陰、宮頸等部位,較少發(fā)生于生殖器外。隨著梅毒螺旋體的不斷繁殖,侵襲單側腹股溝或者患處附近淋巴結,可導致受累淋巴結明顯腫大。建議應及時就醫(yī),通過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檢查、梅毒血清學試驗、暗視野顯微鏡檢查等檢查以明確診斷。
患病期間,建議患者積極配合醫(yī)生使用注射用芐星青霉素、注射用普魯卡因青霉素等藥物進行治療,能夠有效清除梅毒螺旋體。同時應禁止性生活,避免再次感染或感染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