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入藥部位為根,表面淺黃棕色,外皮緊貼,縱皺紋較細膩,其斷面為黃色或淺黃色,略呈角質樣。
黃芩性寒,味苦,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有清熱解毒、疏肝解郁、抗炎抑菌等功效,常用于治療感冒、細菌性痢疾、咽喉腫痛、舒緩焦慮、皮膚感染等癥狀。黃芩還可以與黃連配伍,治療火熱熾盛所致的高熱頭痛、目赤腫痛、齒齦腫脹、口舌生瘡等病癥。此外,黃芩與厚樸配伍,可治療脾胃濕熱所致的脘腹脹滿病癥。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在使用黃芩后可能會出現過敏癥狀,如皮膚瘙癢、紅腫等。孕婦和哺乳期女性也不可盲目使用黃芩,以免造成腹痛、腹瀉等不適癥狀,影響自身和胎兒的健康。
因此,在使用黃芩時,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按時、按劑量使用,切勿擅自盲目使用。如果在使用黃芩后,出現了不適癥狀,患者應及時就醫。
患者遵醫囑使用黃芩的過程中,要注意飲食清淡易消化,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其藥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