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正常胎動每小時3-5次。
胎動是指胎兒在子宮內進行的各種活動,如翻身、伸展四肢等,這些動作會觸動子宮壁,使孕婦能夠感知到。一般來說,孕婦在懷孕約18周時開始能感受到胎動,初期胎動可能較微弱,但隨著孕期的推進,胎動會逐漸增強,在32-33周達到高峰,之后在36周后胎動次數會逐漸減少。
胎兒也有活動和休息的周期,通常每小時胎動次數在3-5次為正常范圍,12小時內胎動次數約為30-40次。
為了及時了解胎兒的健康狀況,建議孕婦每天在早、中、晚各選取一小時進行胎動監測,并記錄胎動次數、強度以及變化趨勢。
數胎動時應保持平靜,避免因期待或焦慮影響對胎動的感知,短時間內感覺胎動減少或增多,不必驚慌,可以先嘗試改變體位、吃點東西或喝杯水。如果不能激發胎動,12小時內胎動次數少于10次,應立即前往醫院進行胎心監護、B超等檢查,以判斷胎兒是否存在缺氧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