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并沒有明確的數據說明,尿崩癥一小時尿幾次,可能是1次,也可能是3-5次,但尿崩癥患者24小時尿量可多達5-10L,極少超過18L。部分患者癥狀較輕時,24小時尿量僅為2.5-5L。如限制飲水后,尿滲透壓可超過血漿滲透壓,稱為部分性尿崩癥。
尿崩癥是由于機體下丘腦的神經垂體發生病變,導致精氨酸加壓素嚴重缺失、部分缺乏,或因腎臟病變,致使機體對精氨酸加壓素不敏感,所發生的一組臨床綜合征。主要的癥狀是多尿、煩渴、多飲等。通常起病較急,由于個體差異較大,無法判斷一個小時尿幾次,可能是1次,也可能是3-5次,治療尿崩癥,可使用精氨酸加壓素替代療法,但由于需要的劑量個體差異大,用藥時必須個體化,嚴防水中毒的發生。使用的藥物有醋酸去氨加壓素、垂體后葉素等。還可使用氫氯噻嗪、卡馬西平、氯磺丙脲等,但不宜用于孕婦及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