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藥是抗腫瘤藥物的總稱,在臨床上,常用的五種化療藥有烷化劑、抗癌抗生素、抗癌植物類、抗代謝藥物、激素及內分泌藥物,根據藥物的化學結構與來源分類,其屬于處方藥,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使用。
1、烷化劑:包括注射用環磷酰胺、注射用異環磷酰胺等,該類藥物主要用于睪丸癌、卵巢癌以及乳腺癌的化療用藥,也可用于惡性淋巴瘤以及肺癌、肉瘤等腫瘤的化療用藥。其作用機制是通過烷化作用,使DNA結構功能受損,甚至可致癌細胞死亡,抗腫瘤活性強,同時對增生較快的正常細胞同樣有抑制作用,并有嚴重的毒副作用,如惡心、嘔吐、脫發等;
2、抗癌抗生素:包括注射用鹽酸柔紅霉素等,該類藥物主要可用于急性粒細胞白血病以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化療治療。其作用機制是遺傳信息傳遞的不同環節,抑制DNA、RNA和蛋白質的合成發揮抗癌效能;
3、抗癌植物類:如注射用硫酸長春新堿、紫杉醇注射液等,該類藥物可用于急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小細胞癌神經母細胞瘤、乳腺癌、以及消化道癌、黑色素瘤的化療,也可用于多發性骨髓瘤等腫瘤的化療。其作用機制是作用于M期,阻止有絲分裂,殺死癌細胞;
4、抗代謝藥物:如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卡培他濱片等,該類藥物主要可用于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化療;
5、激素及內分泌藥物:常見的有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其作用機制是改變體內激素水平,對激素依賴性腫瘤具有抑制作用。
除以上五類化療藥物外,還有一種雜類,該類藥物的抗癌制劑很多,通過抑制DNA的合成,產生細胞毒作用和抗腫瘤的活性,常見的有順鉑注射液、卡鉑注射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