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患者因“右側肢體麻木伴活動不利3月,加重1周”入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后,初步診斷為“腔隙性腦梗死”,經手術治療+腦室穿刺引流治療后,患者病情有所好轉。腔隙性腦梗死是血管壁發生病變,導致管腔閉塞,形成小的梗死灶,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眩暈、記憶力減退、抽搐、癡呆,無意識障礙等,需及時進行治療。
【基本信息】男、74歲
【疾病類型】腔隙性腦梗死
【就診醫院】佳木斯市中心醫院
【就診時間】2022年3月
【治療方案】骨瓣開顱術治療;腦室穿刺引流治療;術后予心電監護、吸氧
【治療周期】住院治療21天,一個月后復查
【治療效果】右側肢體麻木、頭暈頭痛癥狀較前好轉,肢體活動較前好轉,可正常抬離床面,肌力、肌張力較前有所改善
一、初次面診
3月的某一天,我正在門診值班,一位男性患者走了進來?;颊咦允?月前出現無明顯誘因的右側肢體麻木、無力,還伴有肢體活動不利索的情況。當時未予重視,結果1周前癥狀較之前明顯加重,為求進一步治療,遂來我院就診。詢問患者既往身體情況,自訴高血壓病史10余年,最高血壓180/100mmHg,平素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自訴血壓控制尚可;糖尿病病史5年余,平素口服“阿卡波糖、鹽酸二甲雙胍”,未規律監測血糖。近期還出現了頭暈頭痛,飲食飲水嗆咳的癥狀,結合他的這些臨床癥狀,我初步懷疑可能是腔隙性腦梗死或頸椎病。
二、治療經過
我給患者做了一個簡單的神經系統的檢查,伸舌左偏,左側鼻唇溝變淺,左側肢體肌力Ⅲ-級,右側肢體肌力Ⅳ+級,左巴賓斯基征(+),右巴賓斯基征(-)。與患者進一步交流溝通,征得患者的同意后,進一步完善血常規、尿常規、顱腦CT、凝血五項、血脂四項、頸部血管彩超、顱腦MRI、顱腦MRA等檢查,以了解患者病情。患者的顱腦CT結果顯示,其左側急性腦內血腫,其中位于基底節,出血延伸到腦室內。
告知患者病情,根據患者癥狀、體征,結合輔助檢查結果,確診為“腔隙性腦梗死”,由門診以“腔隙性腦梗死”收住我科住院治療。評估患者全身情況,擇期進行手術治療。術前做好準備工作,確定手術日期,行骨瓣開顱術治療,由于出血延伸到腦室內,故予腦室穿刺引流治療,術中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理念,術后加強護理,予心電監護、氧氣吸入,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尤其注意患者心率、血壓情況,日常查房觀察患者癥狀變化。
三、治療效果
患者住院后積極進行手術治療,術后加強護理,手術順利清除顱內血腫,術后心電監護提示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右側肢體麻木、頭暈頭痛癥狀較之前有所好轉。術后第10天左右,患者肢體活動逐漸恢復正常,可正常抬離床面,肌力、肌張力較前有所改善,雙下肢無水腫。住院治療21天后,患者身體情況與精神狀況好了很多,進食沒有問題,患者病情日漸好轉?;颊呦胍鲈海鶕颊卟∏?,準予患者出院,需規范服用藥物。一個月后患者前來復查,其精神狀態好了不少,患者及其家屬都比較滿意。
四、注意事項
我很高興看到患者病情的好轉,但是考慮到患者的實際情況,我還是仔細囑咐患者注意以下事項:
1.患者出院后,仍要注意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病情,不利于自身情況的恢復。
2.患者既往有高血壓病史,一定要積極治療原發病,按時規范口服降壓藥,規律監測血壓,當血壓超過140/90mmHg時,要嚴格警惕;既往糖尿病病史,平時要規范口服降糖藥,定期監測血糖。
3.出院后注意加強護理,嚴格遵醫囑規范服用藥物,避免少服、不服情況,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4.患者日常注意做好預防,定期到醫院門診復查顱腦CT、顱腦MRI等影像學檢查,以評估患者病情變化。
五、個人感悟
腔隙性腦梗死是臨床上一種比較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眩暈、記憶力減退、抽搐、癡呆,無意識障礙,精神癥狀少見。主要臨床體征為舌僵、言語不清、中樞性面癱、偏側肢體輕癱或感覺障礙,部分錐體束征陽性,而共濟失調少見。文中的患者由于腦內血腫,擇期進行手術治療+腦室穿刺引流,治療后患者病情好轉。
想要預防腔隙性腦梗死,首先,要加強對腔隙性腦梗死的認識,了解常見危險因素及危害,注意規避不良誘因。其次,要做好日常預防,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