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流口水晚上卻不會,可能是正?,F象引起,如睡覺姿勢不當、興奮過度等,不需要特殊處理。如果伴有其他不適癥狀,可能是異常現象,如脾胃失調等方面引起。
一、正?,F象:1、睡覺姿勢不當:通常午睡時間較短,可能會趴在桌子上午睡,亦或者側臥位等姿勢,都容易引起流口水的情況。而晚上睡眠時間充足,睡姿較好則不出現,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適當改變睡覺姿勢就可以減少流口水;
2、興奮過度:白天人更容易興奮過度,進而容易導致神經紊亂,大腦接受信號后引起唾液增加后,可能出現午睡時流口水的情況。而夜間神經不活躍,則不會出現睡覺流口水的情況,無需特殊治療。
二、異?,F象:流口水中醫稱為流涎,中醫認為多和脾虛有關,涎由脾管,脾虛后則不能固攝唾液而出現流口水的情況,伴有面黃少華、體倦乏力、食欲不佳或食后作脹、大便不成形,或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脈細弱等癥狀。中午脾胃消化食物后脾虛更為明顯,于是午睡流口水,夜間睡覺一般離晚飯有較長時間,脾虛更不明顯,故不會出現流口水。治療上主要使用茯苓、白術等健脾祛濕藥物,建議由醫生辨證后具體用藥。
兒童出現午睡流口水比較常見,無特殊不適一般無需處理。成年人偶爾出現午睡時流口水也屬于正?,F象,無需特別擔心,但長期出現午睡流口水則應警惕疾病的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