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下面長痘痘,可能是毛囊炎、皮脂腺囊腫、淋巴結腫大、痤瘡、接觸性皮炎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及時就醫(yī)并遵醫(yī)囑治療。
1.毛囊炎:耳垂下方毛囊豐富,若局部清潔不到位、搔抓或皮脂腺分泌旺盛堵塞毛囊,細菌趁機侵入,引發(fā)炎癥,形成以毛囊為中心的紅色痘痘,有疼痛感。治療時,先用碘伏消毒,外用夫西地酸乳膏消炎抗菌,涂抹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擴散,若炎癥較重,可口服頭孢克洛膠囊抗感染,保持局部清潔,避免擠壓痘痘。
2.皮脂腺囊腫:皮脂腺導管堵塞,皮脂逐漸淤積形成囊腫,此處皮膚較松弛,囊腫易凸顯,初期類似痘痘,有時可擠出豆腐渣樣物質。較小無癥狀可觀察,若繼發(fā)感染,先抗感染,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外用魚石脂軟膏促使炎癥局限,之后擇期手術完整切除囊腫,術后注意換藥,防止沾水。
3.淋巴結腫大:頭面部、耳部炎癥感染,如中耳炎、咽炎,可致耳垂下方淋巴結反應性增大,摸起來像痘痘,有壓痛,活動度尚可。需針對原發(fā)病治療,如耳部感染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咽炎服用藍芩口服液,配合口服清熱散結片消腫,炎癥消退后淋巴結多可恢復正常。
4.痤瘡:青春期雄激素水平上升,刺激皮脂腺分泌,此處毛囊皮脂腺單位也受影響,油脂排出不暢,堵塞毛孔形成痤瘡,表現(xiàn)為粉刺、炎性丘疹。外用阿達帕林凝膠改善毛囊角化,過氧苯甲酰凝膠殺菌抗炎,癥狀嚴重時口服異維A酸膠囊,但副作用較大,需遵醫(yī)囑,日常注意飲食清淡,作息規(guī)律。
5.接觸性皮炎:接觸新?lián)Q的耳環(huán)、項鏈金屬飾品或涂抹護膚品過敏,局部出現(xiàn)過敏反應,長出痘痘樣皮疹,常伴瘙癢。應立即停用致敏物,用清水沖洗,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涂抹糠酸莫米松乳膏減輕炎癥,口服氯雷他定片抗過敏,日后避免接觸可疑過敏原。
使用藥物需謹遵醫(yī)囑。日常做好皮膚清潔,耳部周圍避免過度摩擦,飾品定期清潔消毒,飲食均衡,減少辛辣油膩食物攝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