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感冒發燒為感受風熱病邪導致,可表現為鼻塞、流涕、咽喉疼痛、高燒、頭昏、口干、口渴、大便干結、咳黃痰、舌紅苔黃、脈浮數等。建議及時就醫,遵醫囑使用中藥及物理治療等方法退燒。
1、中藥:可遵醫囑使用辛涼解表退熱藥物,如銀翹散加減,進行退燒治療。若高燒、口干、口渴等癥狀較為明顯,可加入石膏、大黃、知母、玉竹等進行治療。若出現痰熱重、咳黃痰等情況,可加入黃芩、大青葉、鴨跖草等緩解癥狀。此外還可使用正柴胡飲顆粒等中成藥治療,或者使用黃芩、黃連等清熱解毒的中草藥進行治療;
2、物理降溫:一般可選用大椎、曲池、合谷、少商等穴位,通過耳尖等針刺放血,一般0.5小時內發燒即可緩解。此外,還可以使用溫水擦拭頸部、腘窩、腋窩、腹股溝等部位,輔助退熱。發燒期間建議多喝水,通過增加機體代謝,促進發汗、排尿,從而輔助降溫。
對于風熱感冒發燒患者,一般通過中藥配合物理降溫,可使體溫降至正常。對于反復發燒者,需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排除機體其他病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