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以后會有食物殘渣積存在牙面,如果食物非常精細,就會在牙齒上形成白色的泥,醫學上稱為軟垢,軟垢可以產生酸性物質作用于牙齒表面,使牙釉質脫礦。細菌也可以利用軟垢分解產生毒素,形成牙齦炎等。
軟垢是食物內非常精細的成分,沉積在牙齒表面或者牙頸部。軟垢可以產生酸性物質作用于牙齒表面,使牙釉質脫礦,有機質塌陷,最后形成齲洞。細菌可以利用軟垢分解產生毒素刺激牙齦,使牙齦發生紅腫、疼痛,形成牙齦炎。如果牙齦炎沒有及時得到控制,可能轉成慢性牙齦炎,牙齦雖然沒有明顯紅腫,但是刷牙時經常出血。除了可以刺激牙齦發炎,還可以刺激牙槽骨,使牙槽骨內形成破骨細胞,破骨細胞可以吞噬牙槽骨,使牙槽骨發生破壞,高度降低,導致牙周病。隨著牙槽骨高度的不斷降低,牙齦也會退縮,有部分牙頸部或者牙根暴露,暴露到一定程度,牙齒會出現一定程度松動,如果還沒有得到及時治療,牙齒可能發生脫落,這是引起牙齒缺失的常見疾病。
如果牙齒上有白色的泥,建議飯后和睡前都認真刷牙,去除牙面上的食物殘渣和軟垢。建議定期到正規醫院的口腔科進行牙周治療,抑制牙齦炎,避免形成牙周病,或者抑制牙周病進一步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