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臼的上1/3發生骨折,通常最為嚴重。由于此部位是髖臼主要負重區,會影響髖關節負重功能,可產生創傷性關節炎,而且治療較為困難。
如果髖臼的上1/3發生骨折,通常會形成雙柱骨折,使骨折線通過髂前上棘,經方形區達到恥骨支,同時也會經過坐骨大切跡、髖臼,直達坐骨結節。此種情況會造成完全關節骨折,使髖臼關節面與中軸骨骼線不再連接,形成漂浮髖臼,常表現為髂骨和髖臼粉碎性骨折以及中心性脫位。一般需要采用手術治療,盡量達到解剖復位,恢復髖關節的功能,否則容易導致髖關節功能障礙,甚至會導致髖關節功能完全喪失。
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復位固定是該部位髖臼骨折治療的難點。單純縱向或者側方牽引,可能存在力量不足的情況。必要時還需要將坐骨結節固定牽引,同時切斷骶棘韌帶,有助于旋轉復位。如果仍然比較困難,也可以考慮僅將髖臼負重區達到解剖復位,保留髖關節大部分功能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