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鐵含量過低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免疫力降低、異食癖、影響兒童智力等。鐵是人體血紅蛋白的重要部分,參與氧的運輸與儲存,促進人體發育,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若人體鐵含量過低,需要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補鐵劑,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1、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不止表現為貧血,還屬于全身性營養缺乏病,輕度缺鐵性貧血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面色、眼瞼、牙齦蒼白、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病情進一步發展后癥狀可出現乏力、心悸、惡心嘔吐癥狀。嚴重貧血者甚至會出現心電圖異常、心力衰竭等貧血性心臟病癥狀或精神失常、意識不清等神經系統癥狀;
2、免疫力降低:鐵可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使中性白細胞及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增加,機體的抗感染能力增強,與抗體的合成也有密切聯系,缺鐵將使人體抵抗病原微生物入侵的能力減弱,抗體的合成速度將停止或減慢,因此缺鐵可導致免疫力下降;
3、異食癖:缺鐵可引起異食癖,尤其是兒童,表現為對正常的食物沒有興趣,喜食土塊、玻璃、煤灰、紙、蠟燭等異物,補充鐵、鋅等元素后可見癥狀明顯好轉;
4、影響兒童智力:缺鐵易引起智力發育的損害及行為改變,對于兒童而言,缺鐵還能損害其認知能力,且難以恢復,因此嬰幼兒要及時補鐵,可通過。
輔食中添加蛋黃、肉泥等或在醫生指導下口服補鐵劑,如口服為富馬酸亞鐵片、硫酸亞鐵片、乳酸亞鐵片等。有胃腸疾病的患者不建議服用前兩種補鐵劑,避免對胃造成過大刺激。日常中可多吃海帶、木耳、動物肝臟、肉類等含鐵量豐富的食物,還應多吃富含維C的新鮮蔬果促進鐵的吸收。補鐵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攝入過量鐵元素可導致鐵中毒,影響身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