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初期通常會導致患者心跳過速,后期通常不會出現該情況。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冠狀動脈出現急性阻塞,心臟肌肉因缺乏血液供應出現壞死,使得心臟功能受損的一種可能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癥。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生后,患者的血壓、心率、心律等均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初期,患者的心肌灌注量減少,供氧不足,心臟企圖通過增加全身供血改善缺氧,所以患者一般有心跳過速、血壓升高等表現。
后期,因心肌灌注量減少未能有效改善心肌供氧,而心肌無效工作造成的耗氧增加,可導致缺血壞死的心肌數量增加,此時心臟功能逐漸下降,心臟及全身血液循環(huán)出現障礙,會伴隨心跳減慢、大汗淋漓、呼吸困難、頭暈、意識不清等癥狀。
無心臟疾病者如果突然出現胸痛,或已知有心臟疾病者突然出現胸痛、肩背痛、上腹痛、頭暈、惡心等癥狀,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急性心肌梗死發(fā)作12小時內,患者通常需要臥床休息,要清淡、易消化、低脂飲食,控制血脂,延緩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進一步發(fā)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