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皮膚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表面良性贅生物,涉及多種HPV亞型。
常見的皮膚疣包括尋常疣,多由HPV-1、HPV-2、HPV-4等亞型感染所致。尋常疣可發生于身體部位,表現為黃豆大小或更大的灰褐色、棕色或皮色丘疹,表面粗糙,質地堅硬,可呈乳頭瘤樣增生。扁平疣主要與HPV-3、HPV-10等亞型有關,好發于青少年的面部、手背及前臂等處,表現為米粒至黃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質硬,正常膚色或淡褐色,數目較多且密集分布。尖銳濕疣則多由HPV-6、HPV-11等低危型HPV感染引起,主要發生在生殖器及肛門周圍皮膚黏膜,初期為單個或多個散在的淡紅色小丘疹,質地柔軟,頂端尖銳,后逐漸增多、增大,融合成菜花狀、乳頭狀等形態,可伴有瘙癢、疼痛等不適癥狀。不同類型的皮膚疣其臨床表現、好發部位及相關的HPV亞型有所不同。
對于皮膚疣的治療,應根據疣的類型、大小、數量、部位以及患者的健康狀況等綜合考慮。較小的尋常疣、扁平疣等可采用冷凍治療,通過液氮的低溫使疣體組織壞死脫落;激光治療也較為常用,利用激光的能量破壞疣體;還可使用外用藥物,如維A酸乳膏、咪喹莫特乳膏等,但藥物治療效果相對較慢。對于尖銳濕疣,除了上述治療方法外,還需注意性伴侶的檢查和治療,因為其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如果皮膚出現疑似疣狀物,應及時就醫,醫生會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確定疣的類型并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患者需遵醫囑進行治療和復查,觀察疣體是否復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