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壞血病是由于長期缺乏維生素C所引起的,可表現為皮膚干燥,表面出現丘疹、瘀斑等損害,患者可遵醫囑口服維生素C片治療。
癥狀壞血病臨床也稱為維生素C缺乏癥,是一種由于長期缺乏維生素C所引起的營養缺乏癥,其皮膚損害可表現為表面皮膚干燥,四肢伸側和股部有毛囊角化性丘疹,伴有角栓及毛囊性紫癜;局部皮膚受壓和撞擊后易發生帶狀或片狀瘀點及瘀斑,嚴重者可出現皮下組織、肌肉、關節、腱鞘和骨膜下瘀血或血腫。
毛囊角化性丘疹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壞血病皮膚癥狀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壞血病皮膚瘀斑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除此之外,患者還可出現牙齦腫脹、出血,并可因牙齦及牙齒槽壞死而致牙齒松動、脫落;部分患者還可出現鼻出血、血尿、月經過多等癥狀。
壞血病牙齦出血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壞血病鼻出血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壞血病血尿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攝入不足:
食物中缺乏新鮮蔬菜和水果,或食物加工不當致維生素C破壞過多;母乳膳食長期缺乏維生素C,或以牛奶、單純谷類食物長期人工喂養兒,而未及時添加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易出現維生素C缺乏。
需要量和消耗量增加:
生長發育快,患感染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嚴重創傷等需要量或消耗量增加,如攝入不足易出現缺乏。
吸收利用障礙:
慢性消化功能紊亂、長期腹瀉等可致吸收減少。
藥物影響:
腎上腺皮質激素、降鈣素、阿司匹林、雌激素等藥物可影響維生素C的代謝,出現維生素C缺乏。
治療壞血病患者需遵醫囑大劑量口服維生素C片治療,癥狀嚴重可改為靜脈注射;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供給含維生素C豐富的水果或蔬菜,如橘汁、西紅柿汁等;并治療其他營養缺乏癥及感染。
當患者發生骨骼病變應對癥處理,加強護理,注意休息,糾正出血,防止骨折;嚴重貧血者可就醫后輸血。
需注意,以上治療均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1]崔天國,王魯奎,榮寶海編.全科醫師手冊.第8版[M].科學技術出版社.2021.467.
[2]崔焱,仰曙芬.兒科護理學.第6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252-253.
[3]*心君主編.現代皮膚病診斷與治療要點.下[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357.
